近年来,通辽市认真贯彻落实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的方针,从节水型社会建设、城镇供水、地下水及其他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发力,围绕节约水资源、保护水环境、改善水生态的主线,全面推进各项节水工作,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。
推进城市节水制度建设。一是2023年启动《通辽市城市供水条例》立法工作,制定印发《关于通辽市主城区非居民用水执行超定额(计划)累进加价的通知》,将年用水量5000吨以上用水户纳入用水计划管理,进一步落实绿色用水价格发展机制。制定出台《通辽市中心城区二次供水建设管理办法》,中心城区292处二次供水设施由市级国有企业统一验收接管,占比达80%以上,纳入标准化管理体系。二是按照管理目标,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,严格审批新增取用地下水,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,推广实施各行业阶梯水价和超定额、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。 三是积极推进中水回用工作,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,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用水优先配置再生水。2023年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项目2个、中水管网项目1个。
(立法调研工作座谈会)
加强重点领域水资源节约。一是推动绿化节约用水,在部分行道树下、蓄水量少路段,使用移动式滴灌囊,实现“水肥药”一体化节水灌溉。在新建改建的公园广场、口袋公园中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装、下沉式绿地、预埋节水滴管等方式,收集利用雨水。结合部分开敞绿地现状,采用微喷、喷灌、滴灌等多种节水设施,使年平均用水量从0.25立/平方米降至0.1立/平方米。二是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编制《通辽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》,并将海绵城市管控指标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,逐步增加海绵城市建设面积占比。三是加大城市公共供水老旧管网改造力度,逐步形成一批漏损治理先进模式和典型案例,计划到2025年漏损率降低到9%以下的目标。
实现水资源运营精细管理。一是根据用户用水量和压力需求状况,利用供水量时间差,将滤池反冲洗时间改为夜间进行,控制反冲洗时间,保证水质合格,节约反冲洗耗水量。二是提高漏损排查效率,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可能存在总表与分表水量差异的小区,进行水量对比排查,对用水量变化较大的大用水户进行普查,对发现异常水表、违章用水、管线漏水等情况及时上报、及时处理。
(ICC智能物联综合管理平台)
下一步,通辽节水工作将重点围绕降低城市供水降损率、提高再生水利用率、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力度、提升工业节水等方面,真正把“以水定城”原则落实落到位。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城乡建设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城乡建设资讯网 zixun.cxjszx.org.cn 版权所有。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