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末岁尾,家住丰县侯园小区的张峰一家高高兴兴搬进了新改造的居民小区。侯园小区始建于1995年,也是丰县最早形成规模的居住小区之一,由于年代久远,不少基础设施已经老化,道路坑洼不平,行人和车辆出行困难,给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,直接影响着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。
2023年初,丰县县委、县政府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列为2023年为民办实事之一,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仍拨出专款用于老旧小区改造,完善基础设施,提高居民幸福指数。
“这次老旧小区改造共涉及18个老小区、138栋楼,建筑面积41.36万平方米,惠及3966户居民。”丰县城市建设服务中心负责同志介绍说,本着“一分为四、划分片区、同步实施”的原则统筹推进改造工作,按照“优化布局、完善功能、提升形象、便民利民”的工作思路,结合小区特点和设施现状,在尊重民意基础上,对实施项目量体裁衣,分类实施,确保把好事做好、群众称心满意。
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丰县县委、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,为项目进展把控方向。同时,抽调多家单位工作人员包挂实施,责任到人,倒排工期,挂图作战,对现场工作跟踪督查、协调处理、引导服务,打造“三位一体”专项工作小组,统筹推进项目进展。
位于丰县盐电路西侧的老二中宿舍始建于1995年,共有150户居民、3栋居民楼,总建筑面积1.3万平方米。基于建成年代久远,基础配套设施老化破损严重、路面坑洼积水、屋顶漏水,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出行安全。
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,丰县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,先后组织召开了多次居民议事会,征询业主们的意见和建议,设计人员逐个实地勘察,全面掌握小区实际情况,摸清共性需求,在此基础上明确改造内容,制定了“一区一方案”的实施计划。家住二中宿舍退休的老教师周老师告诉工作人员:“由于小区建设时间早,车棚经过风吹日晒也很破旧,道路也坑洼不平,一下雨下水道的污水就溢出。现在小区出新了,道路硬化了,还装了路灯,晚上散步聊天都方便了,心情特别舒畅。”
除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外,丰县更加注重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品质,把老年活动室改造工程列为“开门第一事”。在征求小区居民同意后,将小区内闲置仓库改造成为老年活动活动室、棋牌室、图书室,改造后的活动室面积达到80余平方米,闲置的“破”仓库迎来了华丽“变身”,不仅“面子新”而且“里子实”,让居民们拥有崭新的文化阵地。
为提高全县上下思想共识,丰县坚持以城市更新行动为统领,坚持因地制宜、居民自愿、建管并重,施工现场配备齐全的项目管理人员等。一是在改造中实施每日工作例会,城建指挥部、城市建设服务中心、中阳里街道办事处等参见各方参会,统筹梳理解决存在的问题,高效推进改造工作;二是为加强树立民生工程的形象,工作专班下设督导组,采取“双重检验”,动真碰硬,利用明查暗访的方式,对老旧小区改造进行随机检查督办,确保问题及时发现、有效解决。
小改造撬动大民生。丰县还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活动,把老旧小区改造成果融入到建设“宜居丰县”的工作中去。按照徐州市委组织部、徐州市住建局开展的党建引领物业“双覆盖双提升”实施方案的要求,成立物业行业党委,在物业行业内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,党建引领物业全覆盖,有效提升物业管理服务质效,提升社区融合治理水平。2021年至今,丰县先后通过老旧小区改造,共有57处改造好的小区拥有了规范的物业服务,居民的幸福感、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。(来源: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包化雷、王凤娟)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城乡建设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城乡建设资讯网 zixun.cxjszx.org.cn 版权所有。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