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近春节,很多人已经启程返乡。有这样一群人选择留在上海,在“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”,住着快递小哥、建筑工人、医护人员,还有很多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岗位的一线劳动者们。他们为这座城市的基础运行默默奉献,也即将在这个家度过第一个春节。
整顿记者的00后护士
为什么选择护士,欧阳的回答是“家里规划的”。怎么看待这份工作呢?欧阳居然用“技术壁垒”四个字来形容。“我们预见可能出现的结果,在治疗期间进行保护和预防。”除了体力的劳累,还有精神的疲劳,毕竟面对的是很多条生命,她不断提醒自己做事情要更加仔细。
“不停的事儿,不停的事儿,我就必须把它做完!”一股子韧劲的背后,是她对这份工作的责任心。
“今年春节还要看排班情况,可能会把爸爸妈妈接来身边一起过年。”但具体去哪里还没计划,只要和家人在一起就好。当问及新年愿望时,她说自己怀揣着一个环游世界的梦想。多看看世界,多走走,多一点自己的感悟,认真生活。
“在这里能认识很多新朋友,管家对我也很关心。”欧阳很愉快地说。这个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的3号楼又镶嵌在一个2000多套的人才公寓社区之中,根据步行、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三个上班15分钟覆盖了周边的企业园区。住在这里,有更多的社交机会,不仅仅是聚在一起玩狼人杀游戏,像这个春节,还有了买票、乘车等各种搭伴回家过年的群。
梦想买房的90后快递小哥一家
不同的需求配对不同房型。楼下,是90后快递小哥李靖风一家三口的两居室。中午,炒青菜、蒜苔炒肉片热气腾腾地出锅了,这是李靖风妻子的拿手菜,一家三口正准备开饭。今年春节,他们全家都留在上海过年。
李靖风是一名90后顺丰快递小哥,每年团圆之时,都是他最忙碌的时候。敲开门,家家户户都是团圆的场景。
“我们是全年无休,过年的氛围在这里,现在正好是高峰期,不亚于双十一。”
李靖风在上海已经十三年,这是一座他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。从一开始做网约车司机,到现在送快递,风里雨里一直在跑,靠双手奋斗在上海建立了小家。半年前,他住进了松江区中建幸孚+公寓3号楼的“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”,选了一间50平方米的两居室,夫妻俩一间、孩子一间,月租金1900元。
门上贴了对联,家中挂起了灯笼,他们备好了各种年货,期待在新家度过第一个春节。
“在这个建设者管理者之家,如果有什么事或者是东西需要维修,只要手机上一提交,立马就有人过来。我感觉这十几年在松江住了这么多小区,没有任何一个能和这里比。”
李靖风的孩子李翔小朋友,今年上五年级。寒假期间,每周一到周五都会在公寓里的寒托班上课。这是上海首个专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的子女开设的“爱心寒托班”,让一线劳动者在打拼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。
如今,有了安稳的“一张床”,夫妻俩新一年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。“希望在新的一年,小孩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。我们夫妻俩也多挣点钱,争取在上海能有自己的房子,日子越过越好,越过越红火。”
实际上,嵌入式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,体现出了上海正在构建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的目的所在,从“一张床”到“一间房、一套房”,不仅仅是住房的保障,无论是一线劳动者,还是高端人才,除了能在上海有一张床,还能有一个健康的社交环境,构成了一个真正的家的港湾。
没想到,一大片农民自建房里也有建设者管理者之家
走进青浦区华新镇的陆家圩小区,是一大片农民自建房。没想到在这里也有一栋“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”。一进门,来自天南海北的租客们正聚在一起包饺子,每个地方包饺子的习俗都不同,一股脑儿下到锅里,都能吃出家的味道。
他们,留在上海把梦想一点一点实现
李木子和朱菲二人是同事,从事生物检测方面的工作,来上海时间不长。他们一直想找个舒适的住处。“这里新装的很干净”“价格也能接受,挺合适的”,有了满意的住处,接下来,他们的目标是努力工作,争取早日“暴富”。
王炜是一个人入住的,半年前来到上海,现在从事房产销售。她说自己擅长跳舞,还当过舞蹈老师,但因为身体受伤,很可惜没有再继续。新的一年,她的愿望是希望自己健健康康。再学习一项技能,比如摄影。
在大家都憧憬着马上回家过年的时候,来自重庆的陈凤双没有参与讨论。她是一名护士,连续四年没有回家过年,每年都和患者们在病房一起吃年夜饭。
“没有回去,因为需要值班。肯定想家人啊,想自己家里的美食。病人也需要我们。是我们的职责,必须要守护好他们,春节不回家也没有关系。”
希望小小的付出,能换来大家的身体健康,这是她每年不变的新年愿望。
六七年前,陈凤双初到上海住的是群租房,不仅要为安全问题担惊受怕,还经常被迫搬家。奋斗多年后,手上有了积蓄,她搬进了新凤抱家的建设者之家项目。
“刚到上海的时候租的房间,就几百块钱,没有独立卫生间,也没有厨房。现在这边不仅装修得很好,还有独立厨卫,冰箱、洗衣机、衣柜,一应俱全,很满意的,也特别有安全感。”
最近,她报名了附近的一间咖啡课堂,学拉花学手冲。实际上,来上海开一家咖啡小店是她最初的梦想,她正凭借双手,在这座城市把梦想一点一点实现。
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多有趣的年轻人。公寓运营方通过“代理经租”的方式,对农民房整体托管,统一装修后对外出租,资金流向受政府部门监管。一起包饺子的房东阿姨也很高兴,她收租更稳定了,这些租客更优质了,日常有人管理了,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。
如今,一张床房源筹措的渠道越来越多。青浦区华新镇新凤抱家实施的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项目,共176间房、352张床位,每张床的月租金在675到900元,分布在不同的本地居民小区,主要面向公司职员、物流、建筑、外卖、物业保洁等各行各业劳动者及其配偶、子女。他们中的很多人,今年春节依旧不回家,选择留在上海、服务上海。
为了城市运转,选择留沪的劳动者们春节期间坚守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,通过“一张床”,给予“一个家”,这就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。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城乡建设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城乡建设资讯网 zixun.cxjszx.org.cn 版权所有。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